助推对接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助力品牌及优质产品和服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编辑:陈璐
2025-03-22

1dc75bfa65fc8854a71a1a9bc1ad899.jpg

中经总网/世界品牌研究院北京报道:2025年3月20日下午,由山东省商务厅驻北京商务代表处、500强会客厅主办,北京鲁发控股有限公司、上合示范区北京联络中心协办的“向新而行   赋能未来”——部分跨国公司新能源专题交流会暨上合示范区走进500强会客厅活动在京举行。

本次会议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专题开展探讨,由500强会客厅创始人、央视知名导演袁芳主持。国家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建伟,山东省商务厅驻北京商务代表赵松壁,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付忠华,上合示范区北京联络中心党支部书记唐克成,胶州市胶西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堂义,中经总网·中经在线执行总编辑、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联合会副会长、世界品牌研究院(集团)执行院长王海珠,中科未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恒伟,理工力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峰,北京鲁发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于波,伊顿(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配电系统及服务事业部高级销售工程师孔明敏,原央视主持人、中视钥北总经理吴建华,千帆出海大赛组委会社会服务部副主任杨德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于小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陶莉等嘉宾出席会议并进行交流发言。

会上,中经总网·中经在线执行总编辑王海珠做了《中经三驾马车®:共话新能源机遇,赋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企业家、媒体同仁:

大家好!

我是中经总网·中经在线执行总编辑、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联合会副会长、世界酒店联盟常务副秘书长、世界品牌研究院(集团)执行院长王中华(本名王海珠)。非常荣幸受邀参加由山东省商务厅驻北京商务代表处、500强会客厅主办的《部分跨国公司新能源专题交流会暨上合示范区走进500强会客厅活动》。

今天,我简要介绍中经总网的业务,并探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机遇。

一、中经总网·中经在线的平台定位与核心优势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全称中国经济报道)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由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传承专业委员会、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森林康养建设工作委员会、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等百家权威机构联合共建的公益性融媒体综合赋能平台。以“报道中国,影响世界!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企业发展”为办网宗旨,依托各大主流经济报刊社,整合3000多家网络媒体、300多家地方电视台、500多家海外媒体,形成覆盖全球的经济资讯交互合作机制。为中国企业借力国际传播走向世界提供赋能支持!让“中国品牌”享誉世界!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联合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联合会、京忠智库及各省市人民政府驻京办、各省市商协会、央企国企、各大金融机构资源,被誉为“媒体+政企+智库”“中经三驾马车®+”综合赋能平台。几年来,我们作为媒体支持联合举办和参与了近百场会议论坛活动,组织专家企业家考察团受邀走进各地县(市)、特色镇、重点企业考察座谈调研,为有需求的单位提供科技赋能、市场赋能、资金赋能,受到了各地政府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

中经总网的发展思路和赋能模式:

1、平台的发展思路:1+3+6+10+N,一个平台(融媒体综合赋能平台),三驾马车(媒体+政企+智库),六大产业智库,十大赋能直通车,N个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供需链接。

2、平台的赋能模式:1(政)+N(市场)+1(企)=1(资源)+1(需求)>2,政企双轮驱动,服务于市场,对接价值需求,匹配精准资源,最终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二、中经总网在新能源领域的实践与成果

在新能源领域,中经总网始终紧跟国家战略,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具体实践包括:

技术赋能与项目落地

推动理工力强钠离子电池储能、中氢新能城市氢能运营服务平台、中科芦竹生物质能源种植产业链、中申电力智慧安全供电系统、聚能重工集团产业集群等多个重点项目在部分省市的落地。

携手北京神飞航天应用技术研究院开展“航天技术赋能产业中国行”,将航天遥感技术应用于碳计量领域,推动县域经济绿色转型。

绿色可持续发展

受邀参与青海西宁“绿色有机产业调研”、广东清远“乡村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助力原生态资源开发与低碳产业链构建。

国际合作深化

与阿拉伯国家-中国经贸合作创新中心、德国国际企业家商会驻华代表处、英中商业发展中心、香港国际经贸合作协会共建资源对接机制,促进区域与国际市场联动,助力中国品牌出海,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目标。

三、中经总网在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领域的探索

乡村振兴

中经总网推动中科芦竹种植产业链生态项目,持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已在湖南、湖北、河北等全国十几个地区种植推广,推进芦竹作物的规模化种植与生物质综合利用,打造产业联营合作新模式,有效推动双碳战略。

产业升级

与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在各省市共同建设国际化科技综合体,引入院士专家、科研院所的合作,助力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

携手中兴产业基金的基金集群聚焦五个金融方向:科技金融、数字金融、文化金融、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在科技金融方向,公司重点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硬科技、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数字金融方向,数据资产入表等领域;在文化金融方向,公司通过设立文旅项目并购基金、文旅景区赋能基金等,推动度假美好生活发展;在普惠金融方向,通过农文旅产业基金,智慧农业和乡村振兴专项基金,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发展;在绿色金融方向,公司通过投资EOD项目、节能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项目,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力量。

四、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机遇与未来方向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加速,中国“双碳”目标(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为新能源产业注入强劲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对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的重点部署,为产业升级指明方向。

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呼吁加大对钠离子电池、氢能、碳捕集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新能源与传统产业(如文旅、农业)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

2、搭建跨国合作平台

依托上合示范区,推动中国新能源技术、产品与服务“走出去”,吸引国际资本与项目“引进来”,实现全球资源的高效配置。

3、发展绿色金融

联合金融机构设立绿色基金,支持EOD(生态环境导向开发)项目、智慧文旅等低碳产业,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生态链。

面向未来,新能源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理念革新。中经总网愿与各界携手,以“顶层设计”规划蓝图,以“务实建设”推动落地,共同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企业与项目,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谢谢大家!

中经总网 世界品牌研究院 竖版 品牌展播 中国品牌 世界共享.jpg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世界品牌研究院

世界品牌研究(工作)办公室

(备案编码:11010910200873)

立足北京/香港,

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跨界合作,共赢未来!

联合报道

编辑:陈璐

责编:王丽

审核:张虎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广告图
ABUIABAEGAAgos2nqgYo_tLZrAMwjBU42AQ